3月29日,厦门鑫奥格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的工业设备跨界融入城市毛细血管。在思明区老城区骑楼下,斑驳的配电箱经UV打印机“穿”上闽南古厝彩绘外衣,这场“机器美学革命”正让冷硬的工业设备化身城市美容师,从工厂车间到街头巷尾,精密制造技术悄然改写民生服务剧本。
城市焕新:机器的艺术觉醒
中山路步行街转角,维修工老周操控便携式点漆机修补窨井盖裂纹:“以前用油漆补完像块狗皮膏药,现在机器能自动匹配路面颜色,喷出的花纹和旁边地砖纹路一模一样。”环卫工李姐指着改造后的消防栓:“这些UV打印的凤凰花图案,雨天还会反光提醒路人,游客都抢着合影。”
在鼓浪屿历史建筑群,文保团队用高精度滴塑机修复百年窗棂雕花。非遗匠人林师傅轻抚机器复刻的卷草纹:“手工要三天完成的细节,机器两小时就能还原,年轻人说这是‘科技复活的老灵魂’。”
民生温度:精密技术的柔软转身
推出“社区共享设备站”,破解老旧小区维修难题。湖里区金尚社区物业主任演示:“居民借滴塑机补塑料脸盆裂口,用点胶机粘合儿童玩具,设备说明书印成闽南语顺口溜,阿公阿嬷一学就会。”
与特教学校合作开发“无障碍操作模块”,集美某残疾人就业基地内,听障青年小吴用可视化点漆机制作文创杯垫:“机器用震动提示操作步骤,我们做的厦门风景杯垫成了网红咖啡馆的定制款。”
环保创变:工业废料的再生美学
发起“塑料垃圾重生计划”,海沧垃圾分类站将废弃日用品粉碎后注入滴塑机。志愿者展示成品:“洗发水瓶变成彩虹色公园长椅,酸奶盒压成儿童游乐场的防撞条,孩子们叫它们‘会讲故事的塑料’。”
在翔安渔港,船老大用防水UV打印机改造废旧轮胎。渔民老蔡堆叠打印着海浪纹的轮胎:“这些绑在码头当防撞柱,远看像一群跳动的鱼,环保局说既实用又成了打卡点。”
用户见证
“这些机器懂老厦门的脾气。”八市海鲜摊主阿婆定制了防污UV贴膜:“打印的花砖图案铺满摊位台面,鱼鳞血水一擦就净,老主顾说我的摊位‘比家里厨房还清爽’。”
厦门鑫奥格自动化以“让精密制造服务人间烟火”为理念,将硬核工业设备转化为城市治理的温柔触手。当点胶机能修复生活裂痕、UV打印可守护文化记忆,这家扎根鹭岛的企业,正用中国式智造重新诠释“机器的温度”。